投稿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梵高传渴望生活 电子书 投稿

投稿

2024-01-02 18:18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随着他们离开巴黎的时间越来越近,狄克的防线也在一点点退却。有一天,狄克跑去片场找露丝玛利,可是扑了个空。他又跑回旅馆,打电话对露丝玛利倾诉衷情。在巴黎的最后一天,趁着妮珂不在,狄克终于进入了露丝玛利的房间。可是这时,狄克的一个朋友突然来找他,还带了个遭人追杀的黑人,狄克把他们打发走了。谁知那个黑人后来躲进了露丝玛利的房间,居然被杀手一路尾随,捅死在了床上。露丝玛利吓得不知所措,狄克则立刻打电话把酒店的人和警察叫来,要他们不得泄露任何个人信息,以免露丝玛利的名誉受损,随后又帮忙用白床单裹着尸体运出去。狄克的处理冷静谨慎,让露丝玛利的倾慕之情再次爆发,她急切地想要投入狄克的怀抱。

可是这时,狄克的心思在却妻子妮珂身上。因为她已经回来了,她在房间里发出了一阵尖叫。狄克赶忙跑过去,露丝玛利也紧跟其后--只见妮珂在浴室里语无伦次,张牙舞爪。这种情形,狄克显然已经经历过很多次,他一边安抚着妻子,连声说着:"控制你自己,控制你自己。"一边去把房门关上。尽管狄克不想让露丝玛利知道这一切,但他还是无法掩盖真相。

原来,狄克的妻子妮珂有严重的精神问题。已经34岁的狄克此时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。他既想继续维持对妻子的爱,但是又经受不住露丝玛利的诱惑。但是最根本的是,无论是妮珂还是露丝玛利,都离他最初的理想太远了。狄克,已经严重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轨道。

(三)

狄克认识妮珂是在1917年的瑞士,那时一战还在继续。26岁狄克也入了伍,不过他没有真正进入战场,而是在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攻读医学博士学位。他那时是个年轻有为的学者,一边写一本心理学著作,一边到苏黎世湖边的一所精神疗养院实习,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。在疗养院里,他认识了当时只有16岁的妮珂,她是狄克的同事弗朗茨的病人。后来狄克离开瑞士,随军队去法国,妮珂就一直给他写信。八个月间,妮珂给狄克写了50封信。开始的信中,妮珂的语言很颠三倒四,比如,"你很英俊,然而你似乎比别的人更文静些。我很喜欢猫。"但在后来的信中,狄克发现她的思路正在一点点地恢复正常。狄克很高兴看到妮珂的康复,等到他退役回到苏黎世时,弗朗茨便将妮珂的病例移给了他,并告知了妮珂的病况。原来,妮珂患有人格分裂,起因是她曾被父亲强奸,之后就时不时产生受害妄想,伴随浑身痉挛等症状。妮珂家境富裕,她父亲是个腰缠万贯的大企业家。她很清楚自己又漂亮又有钱,她竭力向狄克展示自己的好,希望狄克能一直陪伴她。

这一切让狄克陷入为难之中。这时的狄克一直保持着极好的个人状态。他踌躇满志,他有信心开创幸福的人生;他的专业著作也写得很顺利,出版商也快要找好了。他立志要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,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。狄克犹豫着自己和妮珂之间的关系。这时妮珂的疾病基本得到了控制,可以出院了。狄克告诉她,"你应该去恋爱,你一定能复原。"妮珂明白了狄克的意思,她绝望地想要抓住一切可能挽留狄克。弗朗茨等同事劝狄克理智地处理此事。但是,狄克发现自己也爱上了妮珂。或者说,他已经陷入了妮珂对自己的渴望中了。

狄克心下烦恼,便去瑞士的一个小镇游玩,竟然在那里遇到了妮珂和她的姐姐贝贝。妮珂装扮一新,光彩照人。姐妹俩住豪华宾馆,出手阔绰。她们邀请狄克共进晚餐,狄克无法拒绝。贝贝貌似开玩笑地透露说,鉴于妹妹的精神状况,她打算给妮珂买一个年轻医生做丈夫,永远照顾妮珂。饭后狄克和妮珂独处,妮珂再次向狄克表白心意。狄克已经无法抗拒她了,也无法抗拒自己内心的欲望了。他对自己能否永远照顾妮珂并未多加考虑。

小说中写狄克接受了妮珂之后简直精神焕发,他感谢自己找到了存在,哪怕只是妮珂水汪汪的瞳仁里的一个映像。这句话其实暗示了狄克后来的命运--他的生活即将被妮珂主宰。小说在这里不无忧伤地写道,"年轻人往往有这样的自负,为此而低估了生活的风险。"后面的发展确实如此。

狄克和妮珂结婚之后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,凭借着妮珂家的经济支持,他们还在法国里维埃拉买下了那座花园别墅。妮珂只懂得享受生活,狄克也陪着她到处旅游,被带入了纸醉金迷的世界。但是,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,妮珂旧病复发了。她正常时,狄克是她的丈夫,她还诚挚地说,等病好了以后也要去学医。但在她发病时,歇斯底里,简直如同换了一个人。这时,狄克变成了她的精神治疗医生。这样的日子久了,狄克几乎无法忍受。他说,"一个人身体上的伤口会结疤,但生命中的伤口却不会。"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无法治愈妮珂,也无法治愈自己了。另外,虽然妮珂家很有钱,但是狄克一直想要保持经济独立。然而他发现,相比这个家族给予的,自己赚的钱简直微不足道。而妮珂却很乐意看到狄克被金钱和物质虏获,因为只有这样,她才能把狄克拴在自己的身边。狄克渐渐开始意识到,这种生活是在虚度光阴。他在自己一次次做出错误选择之后,逐渐偏离了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的理想,也无法获得完美的婚姻生活,现实的挫败感和理想的幻灭感向他袭来。

(四)

小说在狄克反思自己的抉择时写道,"我们一生中,大多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时间,一段赋予英雄气概的时间。"而迪克当时正处在那段时间里,他自信能够像个英雄一样,就算遇到困境也能化险为夷。可是他没想到,对妻子长年的付出、小心谨慎的照顾,终究还是让他的内心逐渐失衡。他感到自己和妮珂的爱永远不对等,他付出的爱太多,得到的爱却太少。当这种失衡的感受产生以后,狄克就再也无法走出来了。他想到妮珂姐姐贝贝的话,觉得自己现在越来越不像丈夫,而接近一个永久性的护理工了。他照顾妮珂,而妮珂家源源不断给他钱来买他的服务。有时候,他觉得自己像个被包养的小白脸。

在狄克消沉之际,一个同行拉他一起合伙开疗养院,他很高兴地接受了。疗养院开起来之后,狄克就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医院里。因为他不太想见到妮珂,夫妻俩已经越走越远了。在疗养院里,有一次,一个女病人勾引他,狄克忍不住搂抱了她。他的眼泪像熔岩一样流入了女病人的绷带里,他知道自己失态了。他说,控制一下。可是后来这个未能得逞的女病人怀恨在心,写信给妮珂曝光了狄克的事。这件事让妮珂几近疯狂,她在行驶的车中抢方向盘、尖叫、抓狄克的脸,险些酿成严重的车祸。显然,妮珂又患病了。面对妮珂间歇的精神失常状况,狄克陷入了越来越大的内心矛盾之中。一方面,他对妮珂时时有负疚感。可是,一旦妮珂开始发病,他又深深地为自己感到悲哀。他发现自己的才智与自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消磨掉了。他去参加柏林的精神病学大会,借此逃脱妮珂。在回来的路上,狄克遇到了一个作家朋友。他远远没有狄克那么有魅力和帅气,可是他的小说却卖得非常好,好得让这个朋友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,因为那些小说都是模仿别人、迎合大众的作品。狄克又看到自己年岁渐长,想要写的心理学著作一直都未完成,不由得嫉妒又郁闷。

1929年,也就是在里维埃拉认识露丝玛利的四年之后,狄克去了一趟罗马,又一次遇到了露丝玛利。露丝玛利现在22岁,正在拍戏。这次重逢,狄克的心态与第一次完全不同了。他感到别人都在上升,而自己在下降。别人正在拥有,而自己则在失去。他觉得露丝玛利肯定已经有大把的男人追了,而自己已经38岁,进入中年。他无法藏匿自己的沧桑和失败,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饱受家庭关系的磨难,一眼就能看透他至今一事无成。之前露丝玛利主动献上自己,而狄克礼貌地拒绝。而现在,狄克表现得像一头饥渴的野兽。狄克质问露丝玛利,还自作聪明地揣测她有几次恋爱。最终在一次双双酒后微醺的情况下,狄克占有了露丝玛利。虽然如此,他们两人都是失落的。露丝玛利总是拿狄克当作一个理想的标杆来衡量其他男人,好像哪个男人都无法与他相比。但是现在,真正见到狄克的时候,她发现他和其他男人一样急切,仿佛要拿露丝玛利的一部分,放在自己兜里带走。而狄克即使如愿以偿得到了露丝玛利,但是他失望地发现--自己正在蜕变成一个及时行乐之徒,再也不像几年前那样,坚持自控,保持优雅,享受爱慕。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样子。而现在,他自己也成为了自己讨厌的人。

重重打击之下,狄克显示出种种垮掉的迹象。年轻时,他对婚姻有浪漫的憧憬,觉得自己爱上妮珂是一场英雄主义之举。现在的他,要去给自己的纵欲打开绿灯。他已经完全没法儿集中心思写书,而是开始没日没夜地酗酒。他和人争吵,轻易地受到酒吧年轻姑娘的勾引。有一个晚上,狄克从酒吧回到旅馆,因为车费与计程车司机起了争执。他借着酒劲儿打了司机一个耳光,然后,跟一群司机打成一团。后来,他被抓进警擦局,又对一个警察挥拳头,结果,遭到一顿痛打。

小说在这里展现了一个很大的讽刺。当初,很多年轻人参加一战,他们的人性被战争扭曲,变得暴力蛮横,而狄克却安然度过,保持着一个君子的谦谦风度。但是,现在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,他却展示了暴力粗俗的一面。狄克的沉沦之势,已经无法遏制了。最后,妮珂的姐姐贝贝到监狱把狄克保了出来。贝贝并不是出于好心,而是为了妮珂考虑。她认为,就目前妮珂的精神状况而言,狄克仍然是一个理想的丈夫。贝贝只想用钱套住狄克,因为在她眼中,狄克就是一个被富婆包养的小白脸。伴随着自甘沉沦,狄克在事业和家庭两方面都走向了终点。首先是事业,他的疗养院有一个主要的业务就是帮人戒酒,可他自己却经常喝得酩酊大醉,引起了病人家属的强烈不满。他的合伙人后来也受不了了,和他解除了合约。妮珂似乎在一天天地恢复了健康,而狄克却越来越消沉。他的创造力和热情都消失殆尽,他几乎把身边所有的人都得罪了。以前那个温文尔雅、人人喜欢的狄克,如今却到处讨人厌恶。

(五)

狄克携全家再次去了里维埃拉。一到目的地,他就又一次栽倒在酒缸里。酒后失控时,他和一个厨娘吵了起来,差点动了刀子。妮珂看到他这样,也很失落,"有时候我觉得是我的错,我把你毁了。以前你总想创造,现在你似乎总是在破坏。"

晚饭后,妮珂发现狄克不见了,她急匆匆地到处寻找,终于在船上找到了正在独自欣赏夜色的狄克。妮珂很忧伤,"我不放心你,我希望我能帮你一点忙,那样我会很高兴。"而狄克却冷冷地讽刺,"我相信你说的是真心话,你确实帮了,一点点小忙,你也确实,很高兴。"这句话道出了狄克对妻子一肚子的怨气,妮珂一听就知道她和狄克之间的关系已经结束了。当时妮珂正被一个叫汤米的男人追求,妮珂同他约会之后,也重新燃起了激情。就在这时,露丝玛利又一次来到了里维埃拉,狄克当着妮珂的面和露丝玛利调情。此时夫妻俩都已经不在乎对方的感受了。露丝玛利已经是一个明星,她乐得看到狄克离不了她,为她痴狂。狄克丢下家人,带露丝玛利去了一趟普罗旺斯。而在此期间,妮珂也和汤米在一起疯狂地相爱。

当狄克回到里维埃拉时,他看到妮珂容光焕发--这么多年来,这是他心心念念想要看到的一幕,他曾经多么渴望妮珂可以过完全正常的生活。现在如愿以偿,他却十分沮丧。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出局了。看到狄克失魂落魄的样子,妮珂突然觉得有点可怜他,她过去搂住他的脖子安慰说,"别这么悲伤。"

但是,狄克没好气地说,"别碰我,我对你已经没用了,我只是在试图挽救我自己。"他又说,"我的职业有时候逼迫我不得不接触有问题的人,不得不与他们为伍。"这句侮辱的话一下子激起了妮珂的反击:"你是个懦夫!你把你的一生弄失败了,却要怪我?"第二天,汤米出现了,他冷冷地告诉狄克,"你应该知趣点,同妮珂离婚。"狄克承认了他不得不如此,他也要离开里维埃拉了。在离开前,他同两个孩子在一起待了一整天,又跟别墅的老花匠和仆人们告别。大家都哭了。最后,狄克独自去了一次了海滩,跟他留在那里的美好记忆告别。妮珂和她姐姐贝贝远远地看着他。妮珂说,"狄克做了我六年的好丈夫,六年里,我没有因为他而受过一分钟的痛苦,他总是竭力不让我受任何伤害。"对这句话,贝贝只是冷漠地回答,"他受教育就是为了这个。"贝贝从未感谢过狄克的付出,她只想保护家族的利益。小说最后,妮珂和汤米结婚了。狄克则去了美国小镇布法罗开了一家诊所,做起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小医生。渐渐地,他和妮珂失去了联系。妮珂则带着孩子住在伦敦,她不知道狄克在干什么,只知道他仍在美国。

小说至此结束。

(六)

"夜色温柔",出自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的一首著名长诗《夜莺颂》。诗中有这样的几句:"我已经和你在一起!夜色那么温柔。不过这里却没有别的亮光,除了一线天光被习习和风吹过,灰暗的绿荫与迂回曲折的苔径。"诗歌描绘的是一对男女共度良宵,心中却疑虑着他们是否会没有未来。而在小说临近尾声的地方,妮珂在船上找到狄克,两人心里都清楚,他们已做不成夫妻了。此时,狄克也开口说了一句,"夜色很美。"菲茨杰拉德曾说,他每次读这首《夜莺颂》都会哭,因为他想到了自己,想到了他与妻子之间令他心痛的关系。他抱着满满的期待和自信走进婚姻,结果却是一场长年累月的互相折磨。他也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抱负,眼看随着年岁增长,身心俱疲而变得越来越黯淡,越来越无从实现。于是,他想到了"夜色温柔"这个名字,构思了这部小说,希望通过狄克这个人物来为自己这一路下行的人生,做一番反思。

《夜色温柔》,是一部自传体小说,也被看作是一曲为中年人谱写的悲歌。狄克说,他这辈子虚度的根源就在于年轻时太浪漫了,觉得自己凭着善良、勇敢和智慧,就可以为一个心爱的人负担起一切,并从这种负担中获得英雄一般的满足感。可是他并没有做好承受一切的准备,婚后的他已经完全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,他无法坦然面对这一切。除了照顾妮珂和饮酒、猎取女色之外,所有有关理想的内容已经渐渐从他的生活中退却了。他对事业半信半疑,专业上的写作也荒废了,也背弃了之前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,只剩下对别人的嫉妒和对自己的怨气。从接触别的女人的那一刻起,他就开始沉沦。通过酗酒,他宣告了自己的理想破灭。他放纵自己的情绪,走向暴力,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失败。

菲茨杰拉德所写的狄克代表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轨迹。人到中年,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理想和现实的落差,经历过浪漫情怀的无限搁浅,经历过婚姻的冷却和激情的消退。狄克的心理失衡,理想幻灭的痛苦,自身消沉的哀伤,他习惯性的宿醉,乃至酒后的失态,都是很多失意中年人熟悉且都感同身受的。生活不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,而是沉重和琐碎之下的步履蹒跚。对中年人而言,最可怕的不是生理上的衰颓,而是这种理想和理智的丧失。当个人因日常生活的琐细而产生心理失衡--欲望,便借着弥补的名义大行其道。从此,有一道通往自暴自弃的大门,随时为他们敞开着。

1934年,菲茨杰拉德在写完这部痛苦的自传体小说之后,同他妻子泽尔达的关系倒是有所缓和。泽尔达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,常年住疗养院。她读完小说后,写信给丈夫,"你写得非常好,小说一定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引发人们热议的。"可是,她的疾病却再也没有好转。1936年,菲茨杰拉德不幸染上了肺病,而妻子的病情再次加重。这时的他几乎已经无法创作,在生命的最后几年,他的精神濒临崩溃,终日酗酒,最终引发了心脏问题。1940年,他突发致死性心脏病,年仅45岁。

在短暂的生命当中,菲茨杰拉德留下了4部长篇小说和160篇短篇小说,这些杰作足以让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。《菲茨杰拉德评传》的作者,美国学者阿米兹纳曾感慨地说,

"菲茨杰拉德的一生不失为,英雄的一生。"

作者:顾贝宁(2002-),女,江苏常熟,本科在读,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评论。

读书笔记之《渴望生活:梵高传》

导语:

本书创作于1934年,忠实地还原了梵高的生活。通过地点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来讲述梵高的故事,全面描绘了梵高的家庭、创作、爱情以及友谊,同时也再现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印象派地发展历程。

自本书出版以来,它被译成八十余种语言,发行了数千万册。梵高悲惨而短暂的一生感动了无数读者,这本传记也不断再版,成为经典之作。

作者欧文·斯通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,他一生写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,在文学领域享有盛誉。除了梵高之外,他还为杰克·伦敦、米开朗基罗、弗洛伊德、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记,其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,深受读者喜爱。

文森特·梵高(VincentWillemVanGogh,1853-1890)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,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,影响了后世无数画家,几乎引领了二十世纪的绘画潮流。但在梵高生前,被周围所有人当成是一个疯子。这位伟大的画家的作品也未被人认可,他始终穷困潦倒,一生只卖出了一幅画。37岁那年,饱受精神和生活折磨的梵高开枪自杀,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历史的天空。在他死后,其画作却受到世人推崇,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。他用一生演绎了什么叫做悲剧--活着的时候无人认可,死后却誉满全球。可以说,他是最忧伤也最伟大的画家。

梵高出生在十九世纪欧洲艺术界最大的家族,若安心做画商,或可控制整个欧洲大陆的艺术。但他选择了艺术,选择了流浪,最终流芳百世。他从小性格孤僻,叛逆。八岁时,梵高画了平生第一幅画,母亲一边夸奖他,一边把画撕了。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个画家,但家人却打发他去伦敦做一个售货员。伦敦一年四季都是雨,天地间时扑面而来的灰蒙蒙的雾气,这儿和荷兰家里漫山遍野的郁金香形成了鲜明对比。那时候,他站在雾气前思索着,他和莫奈(Oscae-ClaudeMonet,1840-1926)之间还相差无数个伦勃朗(RembrandtHarmenszoonRijn,1606-1669),自然,他也画不出《日出·印象》。

娃娃的天使和红头发的白痴,炽热的初恋灼伤了他

1874年4月,伦敦的清晨,雾气弥漫,阳光像颜料一样洒在雾里,满眼都是淡橙色的光辉。21岁的梵高从睡梦中醒来,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,似乎在云端,但又如此贴近耳畔。

这个声音来自梵高正暗恋的姑娘乌苏拉·罗伊--她刚刚十九岁,大眼睛,整天脸上都是笑眯眯的,散发着青春的气息。她的母亲和她开了一个幼儿园,他为她取了一个温馨的外号:娃娃的天使。这时的他在家族控制的古比尔公司卖画,拥有一份体面、稳定而且有前途的工作。

相处一段时间后,梵高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位开朗甜美的姑娘,在他即将22岁,也得到了一个升职的机会时,他决意向她表白。

一天晚上,他回去和她一起挂画,昏暗中她的笑颜若隐若现,他鼓起勇气:"我爱你,全心全意地爱你,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?"乌苏拉惊讶极了,她告诉他自己早已订婚一年了。尽管她拒绝了他,他仍不放弃,竭力说她的未婚夫并不爱他,要她相信自己对她的爱是真诚的,甚至紧紧地抱住她。乌苏拉无奈地挣脱他说,你爱上我难道是我的过失?我无非是想和你做个朋友。你这个红头发的白痴!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梵高,他郁郁寡欢了很久,但依旧费尽心思追求她,紧接着他被房东赶了出去。

七月,父亲把他接回了家,回家后的他失魂落魄,整日除了闷头画画,对任何其他事物都提不起兴趣。那阵子他做过多德雷赫特的书店职员,做过拉姆斯盖特的教师,也去乡村听布道。但是,他还是想要回到伦敦去见她。那一天,秋高气爽,他直奔伦敦,等他穿街走巷,跨越大半个伦敦城,却看到心爱的姑娘披着婚纱,伴着婚礼的交响乐,同别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。他的心彻底破碎了,在伦敦无休止的大雨里,步履艰难地踏上了离开英国的轮船。这一次,他离开了这片伤心地,再也没有回到英国。

青年牧师的痛苦感悟:这世上没有上帝,唯有一片浑噩

父亲劝他去做一个牧师,他便去阿姆斯特丹投考神学院,积极攻读拉丁文和希腊文。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,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,他几乎是神的代言人。但是父亲一直守在他的教堂里,在那些经书之间不离半步,也很少出门,只接受那些上门人的祈祷和忏悔。那么,那些真正受苦的人呢?梵高想要去帮助他们。拉丁文老师在听了梵高的困惑之后,支持他的决定,后来梵高放弃了学业,去做了一名传道者。

三个月后,他去了柏里纳日的矿工村,一路上他高兴得要命,给穷人传递福音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。但现实却给他狠狠一击,矿工村的条件十分恶劣,贫穷得连一块肥皂都是奢侈品,村民们更是一个个目不识丁的野夫。长年累月下井干活,浑身上下脏兮兮,被人们戏称"黑下巴"。但梵高并不介意这里的贫穷,他热情地帮助他们,传递福音和救赎,大家都很喜欢他。

直到有一天,他与矿工们一起下井,那里的艰苦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,他感到异常震惊。他去到一个矿工的家里,发现一个母亲的孩子就要冻死了,可是她除了悲伤地哭泣别无他法。在那间阴冷漏风的屋子里,他第一次怀疑起了自己的信仰,上帝到底在哪里?

更不幸的事发生了。井下瓦斯爆炸,五十七个人被活埋,还有深受重伤的人,然而矿业公司却一分钱也不赔,任凭死伤者家属忍饥挨饿。梵高无能为力,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遇难者葬礼上送他们最后一程。但就在他吟诵让死者安息的经文时,前来的牧师却将他撤了职,赶出了教会。

这一年,他26岁,那次事件后,他安静地坐在屋子里哪也不去,回顾着自己失败的人生。

行尸走肉般徘徊荒芜的世界,画画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

他感到极度颓丧。到了秋天,满世界都是落叶,他开始看书,冬天将至,树上的叶子早已落光,他连书也看不进去了。他一直这么消沉着。

直到十一月的一个好天气,一个矿工从他面前走过,原本无精打采的他突然被眼前这个毫无特质的人吸引住了。看看左右找不到纸,他就拿出口袋里的家信,一番速写,他画出了一个人像。另一个矿工路过,他又画下来。忽然之间,他感到十分畅快。他猛然间回想起八岁时就留在心中的绘画世界。而那个世界,早就被一大推纷繁琐事淹没,成为了他脑海中的沉船。母亲当年撕碎了他的画,但是,她没有撕碎他的梦想。之前所有的失败,他瞬时间忘记得一干二净,他要画画,画一幅顶尖的画作!

这时,弟弟提奥来找他。在梵高悲凉的一生中,提奥是唯一一个能够理解、宽容、鼓励并且支持他的人。

提奥那一年23岁,在巴黎做投资。明知哥哥的绘画梦想也许是飞蛾扑火,但是在兄弟俩的一次深谈后,提奥决定支撑起哥哥的梦想。他知道他受到那么多打击之后,只剩下画画了。他回到家,不顾父亲反对,开始没日没夜地画画,画累了就看书,看累了就休息。

提奥鼓励他拿着画去小城海牙,寻求古皮尔公司经理特斯蒂格的帮助。经理眼光老道,却一口将梵高的画作否定了。梵高又去找表兄也是画家的安东尼·莫夫,碍于亲戚的面子,莫夫夸奖了他几句,并答应做他的老师。

在阿姆斯特丹,他的爱情又一次死去了

他兴高采烈地回了家,这时,表姐凯也回来了。她的丈夫过世了,相比起从前的活泼灵动,凯变得更加成熟了。他们第一次见面时,她已为人妻,而且还有了孩子。他们相处得很融洽,两人都热爱绘画,经常在一起谈论伦勃朗等画家的画作。二人观点一致,有共同话题。凯善解人意,从容恬静,举手投足间都表现出良好的教养。一直以来,梵高都是一个天性冲动的人,他无法抑制自己对凯的爱恋。

一天,他和凯走在郊外,在给凯看他的画时,她温暖的肩膀不小心碰到了他,仿佛春风一般抚慰了他。他彻底失去了自制力,他立刻向她表白,并粗鲁而热烈地把她搂进怀里。凯大惊失色,赶忙转过身子,拼命逃跑了。被拒绝后,他浑浑噩噩地站立了一会儿,父亲已经在屋里等他,怒气冲冲,劈头盖脸地指责他所谓的爱情是乱伦,给这个家族丢脸。母亲流着眼泪对他说,她是你的表姐,你怎么可以这样侮辱她?第二天,被吓坏了的凯就回到了阿姆斯特丹。

自从那一次伦敦的雨夜后,他再一次陷入了爱情的痛苦与纠结之中,他无能为力、暴怒不已。偏执的他与父母大吵大闹,这件事之后,他与父母的关系便越来越疏远了。他还想念着凯,想去向她诉衷情。但令他绝望的28岁,却连一张去阿姆斯特丹的火车票都买不起。弟弟给他凑了钱,他穿戴整齐地去了。

到了凯的住处,她避而不见,那份沉默使他暴躁,于是他像一个疯子式地把手放在蜡烛上,只需要我的手能在火上放多一点时间,她就会出现。蜡烛熏黑了他的手,眼看着就要烧穿他的掌心了。他疼得牙齿打颤,但身体丝毫未动。这时门开了,出现的不是凯,却是凯的父亲。他扑过来,熄灭了蜡烛,怒吼着把梵高撵了出去。

一半是伦敦的雨水,一半是阿姆斯特丹的火焰。正是他失恋的写照。梵高捂着烧痛的手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-这个城市几十万人,却没有一个可以和他说话。眼前的一切,都让他的寂寞、他的痛苦显得愈加可笑。他的爱情又一次死去了,悲伤涌上了他的喉咙,手心的疼痛阵阵涌上心头。他也只能捂住嘴,压住心头那一文不值的呼喊。

在海牙,穷困潦倒地画画,与妓女厮混遭非议

梵高再次去了海牙,跟随莫夫学画。他穷困潦倒,身无分文,寄人篱下,吃了上顿没下顿,生了病也没钱医治。表兄介绍的一些艺术家朋友还常常拿梵高开玩笑。

他在喝酒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克里斯汀的妓女,她已经不再年轻,也不美丽,还很憔悴。她经历过生活忧患,32岁,是一个站街女,她母亲也是。她还在洗衣房帮忙,已经有了五个孩子,肚子里还怀有一个不知道父亲的孩子。他同情她,请她喝了一杯,还雇佣她做模特。在画室兼住所里,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,她主动照顾起了梵高,帮他收拾屋子,为他洗衣服,给他做饭,在他生病时悉心照料他。两个不被命运眷顾的人,就这样走到了一起。他爱上了她,决定和她结婚。

但是两人的事情都遭到了双方家庭极大的反对,表兄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认为他自毁清誉,不再与他来往,父母极不同意他与一个妓女厮混,小城里的人们议论纷纷。克里斯汀临产时病倒了,梵高却拿不出一分钱,弟弟提奥出手援助,才勉强度过难关。梵高不顾世俗的反对,决意与她度过余生,他要和她一起抚养那个不知道父亲的新生儿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克里斯汀的懒散、放任、毫无节制与自律的生活习惯让梵高大为苦恼,她甚至还背着他去站街。而最终将他们关系彻底推入深远的,是她试图剥夺他画画的权利。梵高热爱绘画,可是克里斯汀无法理解他,更不能容忍他把有限的用于生活的钱去买颜料、雇模特。她想把他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。克里斯汀的这种无知的狂妄,让梵高彻底觉悟,最终他们分道扬镳。我一直都想要帮助你,也爱过你,曾经尽心竭力地照料你。作为报答,我只要你为我最一件事。什么?就是不要再去做站街那种营生!为了安通(他们一起抚养的那个孩子)!克里斯汀没有回答,只是问,我们的钱还够再喝一杯吗?

他们再一次走进初遇的那个小酒馆,那之后,梵高再也没有见到那对母子。

一定要画出一幅和《晚钟》一样成功的画!

就是那个要娶妓女的男人啊,那白痴还想要当画家!他走出门,就有人指指点点。身心俱疲后,也只剩下故乡。

离开海牙后,他回到了纽恩南,这里,他决定与过去一刀两断,他努力与双亲好好地相处,他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。纽恩南虽然偏僻,但到有着一派田园风光。乡村的气息熏陶着梵高,给了他平和的力量。他整日在田野里写生,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描绘的对象,每一寸田野都有着甜美的气息。

这里有个女人,名叫玛格特,39岁,是个老姑娘了。但是她爱上了比她差不多小十岁的梵高。梵高并不爱他,但有个女人愿意主动亲近自己,总会让人有种被需要的感觉,就像她也一直想要一个家一样。梵高也考虑过与她结婚,但遭受了两家极大的发对,这对玛格特的精神打击特别大。我爱你,你永远记住,我比你一生中任何一个女人都更爱你。然后她服毒了。虽然被慌忙到来的医生和人们救下,但是村民们更加讨厌梵高了。

第二年三月,父亲去世了,亲妹妹责怪哥哥害死了父亲,梵高又一次众叛亲离。弟弟提奥赶回来奔丧,劝哥哥去巴黎试一试。但梵高说,他在这里的活还没有结束,他要画出一幅堪比米勒的《晚钟》一样的作品。在那幅著名的画作里,米勒笔下的农民在远处教堂的钟声里默默祷告,安静而祥和,时间从而凝固成永恒。而梵高就想在这里画出他自己的《晚钟》。梵高一家住在教堂,父亲和格罗一家交上了朋友,格罗家的女孩斯蒂恩,今年十七岁,快活漂亮,成天与他打打闹闹。有一天,村里的神父突然找到梵高,要他与斯蒂恩结婚,因为她怀孕了。梵高知道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,而斯蒂恩也知道,流言蜚语是挡不住的。这里是不能再继续停留了。但是那幅堪比《晚钟》的画作还未完成,日复一日,梵高不断产生灵感,画了再撕,撕了再画,神父扬言要驱逐他。知道离开前的最后一天,梵高审视着他的画作,他感觉自己这一次又失败了。那一天夜晚,他在卧室里发呆,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,他突然有了灵感,爬了起来,凭着他的记忆重新开始作画。

终于,第二天清晨,他完成了那幅著名的《吃土豆的人》。整个画面充满了灰蒙蒙、但是温暖祥和的色调。画面上的人呈现出一种安于天命的神情,这就是他的《晚钟》。而画面中那些淳朴的人儿,从此也获得了不朽。在画完这幅画后,他被撵出了村庄,他也收拾起行囊,前往巴黎。

在巴黎,画出了自己的风格,开启最辉煌的旅程

途中,他路过了布鲁塞尔。在那里,他第一次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绘。浮世绘大胆的构图和色彩,令他陶醉。从此,他的画作也有点儿浮世绘的影子。

到了巴黎以后,梵高住在弟弟提奥的家里,提奥家里挂满了印象派画家的作品。当梵高看到这些画作时十分震惊,自己的画与别人的相比,太阴暗枯燥而且毫无生气了。他突然明白,自己是在一个早已过去了的世纪里作画,他突然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
在他绝望之际,弟弟安慰他,别去模仿别人,六年来,你已经画出了自己的风格,现在要做的是把调色板弄亮一点儿,学会画活动的明亮的空气。一个四月的黄昏,提奥向梵高介绍了保罗·高更(PaulGauguin,1848-1903年,"我要画画,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。")梵高,看到高更的画,倾透着阳光,野蛮而神秘。他们喝酒喝到半夜,一时兴起,又去拜访点彩派画家乔治·修拉(GeorgesSeurat,1859-1891年)。看着修拉,平静地无动于衷地把一个个细小的颜色点在画里,梵高惊呆了。在他们的影响下,他开始尝试明亮的色彩,但越画越生气,他画的每一幅画都像在抄袭,印象派都像是印象派的拼凑。他完完全全在模仿别人,没有一幅画是他自己的风格。

在这段时间里,他认识了不少画家,他们也组织了不少活动。有一天,他突然走进自己的画室,问自己还是一个画家吗,他一张一张地看着自己的画作,他的颜色真的明亮起来,而且再也不是模仿印象派,模仿别人的了。他第一次意识到,他已经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技巧,甚至也不清楚这是怎么来的。他突然想要画很多画,想要离开巴黎,离开周围那些人。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弟弟的累赘,临别之际,仅仅给提奥留下了一张字条。

1888年2月,他动身去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,住在卡莱尔咖啡馆。从此,开启了他最辉煌的旅程。

绝望到发疯的他,亲手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拿给妓女

阿尔勒是一座小城,由于处于地中海气候区,那里时常是晴天。太阳发出极为炫目的光亮,空气酷热而透亮,这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。也正是在这里,画画成为了梵高生命的全部。他成天从早到晚画画,灵感不断涌现,色彩越发明亮。他整日背着画夹儿跑来跑去,就像着了魔一般,当地人都称他为"风浪子"。他在这里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:《向日葵》《夜间咖啡馆》《阿尔勒的桥》《收获景象》《罗纳河上的星夜》……

有一天,在郊外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士,她对他说,等你死后,全世界将会理解你的所有。说着说着,两人相拥,倒在了细碎的土地上。今天你无法卖得100法郎一张画,有朝一日会价值100万法郎。太阳落山,他踉踉跄跄地回家,想不起任何事情。

春天,他去田野里画向日葵,又采一些回家插在花瓶里;夏天,高更也来了,刚开始二人相处融洽,但这两个固执的人很快就闹矛盾了。暴力冲突不断,争执不休,红房子闹得天翻地覆。

有一天,两人来到妓院,高更和一个妓女上了楼,一个女人逗梵高说,不和她上楼,就把耳朵给她。高更回来时,梵高拿出一把剃刀猛地冲向他,离得很近。高更吓得不敢靠近。梵高决定做得决绝些,他看着镜中的自己,好像有许多声音在对他说许多奇奇怪怪的话。于是,他胡乱地割下了自己的耳朵,拿给了那个女人。女人吓晕了。

第二天,高更回来了,发现人们聚集在黄房子门口,到处都是血,梵高被抬去了医院。几星期后,他痊愈出院了,一口气画了37幅画,但是画来画去,既无人欣赏,也没有卖出过一幅画。高更回到巴黎以后也不再和他相见,梵高多次想要与他和好,但是高更以"万一他发病了就危险了"的理由拒绝。

这充满渴望生活的、永不衰竭的热情的一生

虽然耳朵上的伤好了不少,但精神上的创伤却无法修复。一天晚上,梵高在餐厅点了一份汤,突然把它摔在地上,大喊道,你们想毒死我?随后,人们把他抓进了医院。回到黄房子后,当地人对他充满了敌意,孩子们讥笑嘲弄他。这一次,他向窗外丢所有的东西,结果有人报了警,梵高又被抓到了监狱里。等他恢复了一点意识之后,医生告诉他,房东把黄房子清空了,把他的画扣押了,等付清了房租才还给他。可是他没有钱。他只能一言不发地坐着,医生建议他去圣雷米地精神病院,他同意了。这时候又是弟弟提奥寄来钱,还清了他的债务,赎回了那些画作。

在精神病院里,梵高时而狂热,时而没有欲望,但都没有停止画画。在那里,他画出了不朽作品《星月夜》。一天,弟弟提奥送来好消息:他的《红色葡萄酒》卖出了400法郎。这是梵高生前卖出的唯一一幅画作。这个好消息让梵高感到万分欣慰,他又想创作了,但每隔三个月他就会出现幻觉。

六个月里他只画了五幅画,最后他之所以要画下去,是因为要补偿提奥,弟弟的孩子病了。梵高焦急赶往巴黎,却听闻提奥面临着失业的危险。他开始忧虑起来,长久以来,他一直都是在花着提奥的钱,而此刻他不想成为弟弟的累赘,他想好了。

回到奥威尔的第五天,他坐在金色的麦田里,完成了他最后一幅作品《乌鸦群飞的麦田》。这幅画苍凉而忧郁,乌鸦飞在天空上带来了强烈的压抑感,充满了死寂。第二天清晨,他走进了麦田,挥舞着一把手枪,看着太阳扣动扳机,子弹打进了他的腹部,他痛苦地弯下了腰。和他的一生相似,这次自杀也很失败,他没能打中心脏。因此在接下来的数天里,他受够了痛苦的折磨。听到哥哥自杀的消息,提奥赶了过来,梵高的伤已经无法医治了。他对哥哥说,我打算自己开一个小小的陈列馆Vincent,我的第一个展览会将是一个个人画展,里面挂着的会是梵高的全部作品。梵高转过来,轻轻地说,我希望,我现在可以死了,提奥。在加歇医生的注视下,在提奥的怀里,梵高永远地闭上了双眼。他的灵柩被送上了马车,经过村落,穿越麦田,绕过教堂,再登上山岗。在那里,他可以永远眺望着奥威尔美丽的山谷。后来,加歇医生在他的坟头又种上了许多向日葵,那是梵高生前最喜欢的花。

提奥回到巴黎不久,生活的压力,兄长的辞世,终于压垮了他,他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。六个月后,精神恍惚而又悲伤的提奥去世了。一开始,他被安葬在荷兰的一个墓园,直到有一天,他的遗孀安娜在读圣经的时候看到一句话:他们身后永不分离。于是她千里迢迢将提奥的骨灰移葬到梵高的身边。这一次,他们真的,永不分离。梵高死后,安娜发疯似地连续举办了七次梵高画展,前六次无人关注,但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第七次画展取得了成功,人们终于意识到梵高的过人之处了。从那个时候起,他的名字开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他的油画被挂在各个艺术展览博物馆里,他的作品也被印刷在无数广告包装袋、手机壳上,他的每一幅真迹都价值千万美元,但却永远不缺乏购买者。那些曾经仇视、诋毁和驱逐他的城市,都在为他居住过为荣,为他建设纪念馆,给他塑像。当世界发现了他,他却早已离世界而远去。

作者:顾贝宁(2002-),女,江苏常熟,本科在读,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评论。

读书笔记之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

--如果你曾经走过这间古老的书店,请代我献上一吻。

导语:

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记录了一个远方爱书人与这家书店的传奇缘分,这本书信集被誉为"爱书人的圣经"。

这是一段关于纽约女作家海莲·汉芙和伦敦"马克斯与科恩书店"以书(信)结缘的故事,查令十字街84号,则正是这家书店的地址。从1949-1969年,他们通信长达20年,本书正是由作者海莲和书店经理弗兰克以及弗兰克的家人、书店员工的通信集组成。几十年来,人们读它、写它、演它,在这段故事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。

海莲·汉芙(HeleneHanff,1916-1997),美国作家。她出生在费城,绝大部分的岁月都在纽约曼哈顿度过,曾为剧团和早期电视剧撰写剧本。主要作品包括《Q的遗产》《我眼中的苹果》《纽约来鸿》《布鲁姆斯伯里的女伯爵》。

书店,人们传递温度的场所

实体书店,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,得以潜入一座城市的思想的脉搏。一间实体书店,正是因为它们的温度而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。

在伦敦这样悠久的国际大都会,它的文化魅力自然也少不了成百上千个剧场、美术馆和书店的贡献。其中查令十字街就以其古老的历史和丰富的二手藏书而文明。即使到现在,还是有成千上万游客来到查令十字街淘宝。有时候会看到十七世纪的原版航海图,有时候会想到过去的文豪先贤曾经在这里,埋头于一本古董的精装书。这里是历史的宝库,陈列着上百年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。在查令十字街84号的地址上,游客如织,经过它的人通常会拿起手机或者相机拍个照纪念到此一游。但地址上只有一个纪念性的牌子指示着这里,曾经有一家叫做马克思与科恩书店,书店已经在数十年前结束营业了。住在纽约的海莲·汉芙从二战后开始跨海寻书,从查令十字街84号购买精装书籍长达20年。20年来,海莲都因为经济拮据或者有事在身,从未真正到过伦敦--从未亲自踏过查令十字街84号的店门。

然而,这么长时间为了购书而写的信,让她和书店的店员超越了顾客和店家的关系,使得她成了书店的素未谋面的挚友。海莲直率真诚的态度,感动了这家书店所有人在战后的处境--那时的英国伦敦因为物资紧缺,人们生活窘迫。住在大西洋彼岸的海莲毫不吝啬地寄给他们各种物资,她也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施舍。相比于她得到的书籍,那些东西都不算什么。因为书籍散发着永恒的价值,这些书籍也确实成了跨越大洋的桥梁,超越了一般商品的意义,真正的让书成就了一段,渺小但又伟大的人类情谊。

因为书籍,她与远隔大洋的陌生人成了朋友

"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、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;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,时而戚戚于胸、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。"

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,贫穷的青年作家海莲·汉芙看到了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卖书广告。由于美国书架实在太贵,而且种类装订又非常的庸俗,她找不到心仪的书籍,在看到这一则广告以后,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伦敦这家书店写了一封信,表达她想要买书的心愿。没想到不久之后,对方真的寄来了海莲所需要的书,而且售价十分便宜,还贴心地随信付上了发票和零钱。海莲真的太惊喜了,她本以为这封信会石沉大海,没想到对方不仅回信,而且在心中表示专门为她挑选了品相较好的两本书,并向她解释之后,会为她留意目前没有库存的书籍。当海莲在第二封信当中,要求书商将书的定价从英镑换算成美元,从而方便自己买书时,对方在回信中便真的将书款换算成为美金计价。虽然只是短短两封信,但是一个认真负责、严谨、友善的书商形象已然跃然纸上。海莲直率的性格打破了英国人拘谨的礼貌造成的距离,很快和书店经理弗兰克等人像朋友那般交流。

互赠礼物,一起乐观度过艰难岁月

那种客户与书商之间的商业关系的转变,发生在一次的圣诞节。与查令十字街84号通信后不久,海莲从邻居家的英国男友布莱恩那里得知:战后的英国物资短缺,实行严格的食物配给制。每一户人家每个星期只能配给到两盎司的肉,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分到一个鸡蛋;如果物资实在不足,那只能到黑市去购买。那时候,海莲的手头其实也算不上是宽裕,不过她毕竟生活在战后发达的美国,物资仍然充足。于是,她通过海外一家邮购公司给书店店员们寄去了圣诞节礼物--一条六镑重的火腿。在她发觉书店店员有可能是犹太人的时候,唯恐自己寄送的火腿,违反了犹太教的饮食禁忌,还紧急补发了一封信,询问是否需要寄一些符合犹太教饮食习俗的食物,比如牛舌等等。

海莲的好心无异于雪中送炭,让很久没有都没有见到过这些食物的店员们感动不已。从这时候起,她对书店店员们已经能够像朋友那样吐槽了。海莲确实很招人喜欢,书店店员们早已被海莲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,同时也对她的外貌产生了好奇,他们常常会凑在一起想象海莲会长什么模样。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卖家与卖家之间的关系,而是深入到彼此的生活之中了。海莲还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读后感,以及后来还会和他们主动说起自己的生活小细节。她以直率真诚的性格,和远隔大洋的陌生人成为了交心的朋友。

那时候,其实海莲手头并不富裕,贫困如影随形,但是她却能够乐观地看待生活的逆境。这份乐观无疑也感染了这些正在经历战后物资紧缺的英国人。后来英国物资渐渐丰富起来,不再需要实行配给制,但是海莲还是会热心地为店员送去各种礼物。这种传统的通信方式虽然降低了交流的效率,却拉近了交流的距离。为了表示感谢,书店的全体员工也为海莲献上了一本三边都上金的情诗集。同时,书店经理弗兰克的邻居,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也为海莲送上了一块儿手工刺绣的桌布。

生活在交流十分快速、一秒钟就能把讯息送到千万里远的今天,我们大概很难想象这种十分缓慢的交流方式。然而正是这种等待收信、回信的过程当中,真挚而细腻的温情得以在一字一句的揣摩中,酝酿生长。

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,只剩下你一个了

"正当我苦心孤诣的一头热滔滔不绝时,她竟不耐烦的插嘴说,你真是中毒不轻哎。唉,这下子你该明白了吧,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下你一个了。"

店员塞西莉会在信里教海莲怎么做英式约克郡布丁,让海莲多了一个节庆食物的做法;海莲也在回信里,大方告诉她自己工作近况,她从一个贫穷的小作家,慢慢地积累作品,受到了影视制作人的欣赏,开始尝试编电影剧本。一封封信看下来,我们也随着海莲一起成长。她和塞西莉的关系越来越亲密,塞西莉甚至会在信里调侃海莲为弗兰克的汉芙小姐。甚至在塞西莉离职几年后,海莲仍然会经常在信中向弗兰克问及塞西莉的近况,心中一直挂念着这位朋友。

而二十年间交流最频繁的,莫过于书店的经理弗兰克了。他们通信保持着联系,海莲可以得知弗兰克再婚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孩子,弗兰克可以得知海莲的工作与生活。海莲一直想要亲自去一次书店,但是却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去英国伦敦的机会。直到有一天,海莲收到书店秘书寄来的信,才知道自己和弗兰克通信间断的三个月间,弗兰克因为腹膜炎去世了。后来,她又收到弗兰克妻子诺拉的来信:"不瞒您说,我过去对您一直心存嫉妒,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。而你们之间似乎有许多的共同点,我也很羡慕您能写出那么好的信。"

慢下来,可以找回一些最原始的美好

"好书像真爱,可能一见钟情,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,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。"

台湾作家唐诺在本书的书后拔中写,书籍确实是人类成功拥有的最好的记忆留存形式,记忆可以存放在我们的身体之外,不随我们的肉身朽坏。"查令十字街84号"后来成为了全球爱书人的一个暗号。海莲作为一名生活并不宽裕的作家,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看的书,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、等待再久,她也觉得值得。这种对书的痴迷,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,大概已经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。一方面,由于印刷业的发达,书籍对人们而言已经不是昂贵和稀有了,阅读几乎是随手可得的事情;另一方面,网络购书的盛行加上发达的运输和信息业,跨洋运输只需要短短一周的时间,根本不需要像海莲那样苦苦等待一本书,而电子书的出现更是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快捷。

然而,每一个时代变化有得必有失,为了便利,我们似乎也付出了一些代价。感受最深的莫过于,在信息急速传播、饱和到爆炸的情况下,不管再怎么好看的书、再怎么重要的知识,都变成了只是为了满足当下的消费品,用完即丢。在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中,海莲说自己选书的标准,其中最重要的是那本书值得自己收藏一辈子,而且她一辈子都可以重看。今天还有多少人以这种保存精品的态度看待书籍,还有多少人对书籍的内容恭恭敬敬?

而这种变化,也绝不只发生在人和书之间,人和人之间也莫不如此。在今天,我们通过聊天社交软件,不管身在何处,只要有WiFi信号,就能与朋友沟通。我们联系彼此的方式变得简单了,但我们的情感有没有变得更加紧密呢?

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再写出像海莲、弗兰克等人的那种优雅、真诚、敞开心扉、能不断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的书信,而且这些书信在半个世纪以后依然具有阅读价值。科技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,但它真的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质量吗?有时候,反而慢下来,可以找回一些最原始的美好。正如本书的译者先生说:"一旦交流太有效率,不再需要翘首引进、两两相望,某些情谊也将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。"

作者:顾贝宁(2002-),女,江苏常熟,本科在读,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评论。

作文网欢迎广大学子投稿,日常投稿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阅读更多原创作品,长按扫描进入【作文网】

END
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转载请联系原出处。作文网尊重版权,如有侵权问题,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